详细
上海启光基金会(筹)“启光计划”助力学科与人才发展

图片 1

2025年8月10日,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筹)助力基础学科研究及拔尖人才培养的“启光计划”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启动仪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等相关单位领导,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活动。

启光基金会正式启动 助力科研创新发展

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是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由复旦大学EMBA教育协会副会长彭家辉先生发起设立。基金会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旨在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图片 2

(基金会发起人彭家辉开幕致辞)

在启动仪式上,基金会发起人彭家辉先生发表开幕致辞,详细阐述了基金会的创立背景和成立初心,表示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将以"弘扬公益精神、回馈社会、助力自然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为基本宗旨。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薛明扬、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束金龙等共同按动基金会启动按钮。

图片 3

(领导嘉宾及理事代表按动启动按钮)

启光计划全面实施 构建人才支持体系

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与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束金龙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启光计划”及其具体实施方案。该计划以“开启科学之光、思想之光”为理念,围绕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展开系统性工作,具体包括启光学者遴选、“启光好问题”征集、"启光杯"征文活动、基础学科奖教金、鸿鹄助学金和成长护航等六大重点项目。

图片 4

(基金会理事长束金龙发布“启光计划”)

根据规划,仅2025年,基金会就将投入超350万资金,通过人才选拔、专项资助、学术活动等多种方式助力基础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预期到2049年,累计发现并支持不少于1000名基础学科领域的优秀科研人才。

鸿鹄助学金作为启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最长10年的长期资助,鼓励并支持优秀学子投身于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研究,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学习及研究环境保障。发布会现场,举行了鸿鹄助学金的首批颁发仪式。9名通过强基计划或北京大学物理卓越计划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并攻读数学、物理专业的优秀学子成为首批受助者。

图片 5

(首批“鸿鹄助学金”受资助学子领取助学金)

响应国家政策部署 共话基础研究未来

基金会的设立初心与国家政策部署和导向高度吻合。上海近期出台了《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引导带动全社会捐赠支持基础研究。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的设立,正是响应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部署的积极实践,也是对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的有益探索。基金会将通过建立稳定支持机制,助力破解“从0到1”的原创性难题,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根基。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科学家何积丰在发布会上作了《智能机器人》专题报告。报告围绕我国基础研究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生动系统阐述。报告还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推动前沿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条件。

图片 6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做主题报告)

在线留言
请勿发表广告或无关留言
职教网banner图